它可以引起嚴重的胃腸道癥狀,包含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。
中毒事件涉及安徽、重慶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福建、海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蘇、江西、四川、云南、浙江等省份。
青褶傘集中出現(xiàn)在6-10月份(芒種至寒露),常生長于公園或小區(qū)草坪上,菜地里,路邊草地、荒地,鋸末堆上,甚至是垃圾堆旁,可以說是離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種類。
② 致命鵝膏:誤食病死率可達75%
3月23日,深圳疾控和龍崗區(qū)疾控的小伙伴兒在巡山搜查的時候,在龍崗區(qū)寶龍街道發(fā)現(xiàn)了毒蘑菇——致命鵝膏。
致命鵝膏,俗稱白毒傘,集中出現(xiàn)在2-5月份。
其生長在闊葉樹林地上,周身雪白,偶爾菌蓋表面中央部位為淺黃褐色。
它最大的特征——
頭上戴帽(菌蓋)
腰間系裙(菌環(huán))
腳上穿靴(菌托)
圖源:深圳龍崗疾控
看起來很可愛?對不對?
然而就是這種可愛的小東西,含有致命的鵝膏肽類毒素——
1個成年人吃1朵中等大小
就可能被毒死
它毒性極強,誤食會造成嚴重的急性肝損害,誤食病死率可達75%。
目前為止,“白毒傘”在廣東是造成死亡人數(shù)最多的毒蘑菇。
02
此前深圳發(fā)生多起毒菇“命案”
有人一家3口都進了ICU
說了千遍萬遍毒蘑菇吃不得,然而還是有人不信邪。
深圳近年有不少因誤食毒菇而倒下的案例:
2019年3月,深圳2名男子采食山上的蘑菇被撂倒;
2018年5月,深圳沙井2名女子在鳳凰山采食野蘑菇中毒,其中一人不幸離世;
2018年5月,深圳坪山一家5口吃了從炮臺山采回的小蘑菇,出現(xiàn)嘔吐、腹瀉等中毒癥狀;
2020年3月,深圳鹽田區(qū)的一家5口在爬梧桐山時,采摘了一堆路邊的白色蘑菇回家煮湯。
10小時后,兩位老人和女兒都開始惡心、上吐下瀉,緊急送到深圳市人民醫(yī)院急診科就診后發(fā)現(xiàn),已經(jīng)造成嚴重的肝腎損害,全部進了ICU。
醫(yī)生說,三個人的治療,可能要準備百把萬。
圖源:《我的白大褂》
他們吃的正是致命鵝膏“白毒傘”。
03
鮮艷的蘑菇才有毒?錯!
這些網(wǎng)傳鑒定法都不靠譜
不少誤食者都有過在老家采食野生蘑菇的經(jīng)驗,認為可以靠形態(tài)、氣味、顏色等特征自行識別毒蘑菇。
實際上,即使是經(jīng)驗豐富的生物學家,也需要借助專業(yè)設備才能準確鑒別蘑菇是否有毒。
網(wǎng)上流傳的“鑒定毒蘑菇秘訣”,我可以負責任地跟你說,都是坑!
? 誤區(qū)1:顏色鮮艷的菇才有毒?
事實上,單看蘑菇的外表,并沒有絕對的安全標準。
一身雪白的鵝膏菌看起來很普通,卻是一朵致命的“白毒傘”!
色彩不艷、長相并不好的肉褐鱗小傘、秋盔孢傘,也極毒。
但同樣很漂亮的橙蓋鵝膏,卻是著名的食用菌。
▲ 橙蓋鵝膏屬于食用菌
? 誤區(qū)2:長在陰暗潮濕處的才有毒?
有人說,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、櫟樹上;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、潮濕的骯臟角落。
這也是錯的!
所有的菇都傾向于長在“陰暗潮濕”的地方,跟毒性無關。
可以吃的雞腿菇經(jīng)常在牛屎等動物糞便上“綻放”;而包括“白毒傘”在內(nèi)的很多毒蘑菇,都生長在干凈的林中地上。
? 誤區(qū)3:不生蛆、蟲子不吃的才有毒?
實際上,著名毒菌——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吃,不少有毒種類也可以生蛆。
? 誤區(qū)4:和銀器、大蒜一起煮會變黑的才有毒?
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、大蒜等發(fā)生反應。
? 誤區(qū)5:受傷變色、流汁液的才有毒?
這也不是絕對的。
像松乳菇、紅汁乳菇受傷處及乳汁均變藍綠色,但它們都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。
▲圖源:b站up主“野丫頭-云腿”
? 誤區(qū)6:菌蓋上有疣、柄上有環(huán)和菌托的才有毒?
雖然這類菌有毒種類的比例較大,但也并非絕對如此。許多毒菌并無獨特的特征,如外觀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。
因此,“菇勇者”們還是冷靜一點!最有效的辦法是——
野外的蘑菇
統(tǒng)統(tǒng)不采,不買,不吃!
04
一旦誤食毒蘑菇
用這4種方法自救
① 立即呼叫救護車
萬一誤食毒蘑菇,立即呼叫救護車。等待救護車時,有條件的可加蓋毛毯保溫。
② 催吐
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,然后用手指(最好用布包著指頭)刺激咽部,促使嘔吐,以減少毒素的吸收。(孕婦慎用催吐;如果中毒者出現(xiàn)昏迷,不宜進行人為催吐,容易引起窒息)
③ 送醫(yī)院
一起食用過同樣蘑菇的人,無論是否發(fā)病,同樣需要立即到醫(yī)院檢查。
④ 保留毒蘑菇樣品
保存烹飪前的蘑菇照片,沒吃完的蘑菇也記得留存,以便有需要時交給醫(yī)生查明中毒原因。
責任編輯:葉子
歡迎投稿,投稿郵箱:bhline@163.com
上一篇:國家疾控局 國家衛(wèi)健委發(fā)布《百日咳防控方案(2024年版)》
下一篇:國家疾控局印發(fā)《全國疾病預防控制行動方案(2024—2025年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