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enter id="guwwu"></center>
  • <center id="guwwu"><dl id="guwwu"></dl></center>
  • 登錄關注
    消息
    在線問診 找醫(yī)院 查疾病 找醫(yī)生 查藥品 手機端

    仲景經(jīng)方|五苓散

    2023-09-16 12:15:53來源:傷寒論閱讀數(shù):0
    核心提示:豬苓性味苦甘淡重 苦能下降,而甘淡又能滲利走之 本方為治療小便不利、水飲內(nèi)停之常用 淡之澤瀉、獲苓,助豬苓利五苓散 本方中豬苓性味苦甘淡重 苦能下降,而甘淡又能滲利走水之功

    本方中豬苓性味苦甘淡重 苦能下降,而甘淡又能滲利走之 本方為治療小便不利、水飲內(nèi)停之常用 淡之澤瀉、獲苓,助豬苓利五苓散 本方中豬苓性味苦甘淡重 苦能下降,而甘淡又能滲利走水之功。佐以白術(shù)燥濕健脾,又使獲苓以實脾利水,桂枝外解太陽之表,內(nèi)動膀胱氣化,助獲苓化氣利水。

    【方源】《傷寒論》。

    【組成】豬苓9克,澤瀉12克,白術(shù)9克,獲苓9克,桂枝(去皮)6克。

    【用法】上5味藥,搗為散,每服5克,每日3服,多飲暖水,汗出愈。

    【功效】利水滲濕,溫陽化氣。

    【傳統(tǒng)應用】

    1.外有表證,內(nèi)停水濕。癥見頭痛發(fā)熱,煩渴欲飲,或水入即吐,小便不利,舌苔白,脈浮。

    2.水濕內(nèi)停。癥見水腫、泄瀉、小便不利以及霍亂吐瀉等。

    3.痰飲。癥見臍下動悸,吐涎沫而頭眩,或短氣而咳者。

    【現(xiàn)代應用】

    現(xiàn)代常用于治療腎炎、肝硬化所引發(fā)的水腫,以及急性腸炎、腦積水、尿潴留、耳源性眩暈、腦水腫等屬水濕內(nèi)盛者。若水腫兼有表證者,可與越婢湯合用;泄瀉偏于熱者,須去桂枝,加車前子、黃連、黃苓;水濕壅盛者,可與五皮散并用。

    【附方】

    1.導赤散(《成方切用》):由本方加甘草、梔子、滑石,入食鹽、燈草煎。功能:清熱利水。主治便秘而渴,熱結(jié)膀胱。

    2.春澤湯(《證治準繩》):由本方加黨參構(gòu)成。功能:溫陽益氣,利水除飲。主治中氣不足,小便不暢;亦治咳而遺尿。

    3.元戎五苓散(《醫(yī)方集解》):由本方加羌活構(gòu)成。功能:散風勝濕,溫陽利尿。主治寒濕身痛,小便不暢。

    責任編輯:葉子

    歡迎投稿,投稿郵箱:bhline@163.com

    上一篇:融合不同名家名派 傳承發(fā)展中醫(yī)特技——五位“南陽中醫(yī)世家”傳人坐診南陽市中醫(yī)院

    下一篇:仲景經(jīng)方|豬苓湯

    熱文一周熱點
    亚洲无码一级,在线播放无码成动漫视频,亚洲人成禁漫在线观看,亚洲丰满无码专区
    <center id="guwwu"></center>
  • <center id="guwwu"><dl id="guwwu"></dl></center>